“虽然不是家,但足够温暖”——记者走访鹤壁市教体系统部分市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
2021-08-01 浏览量:0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救灾形势,市委市政府及早部署,发动群众转移。市教体局接到指令后迅速部署,妥善安置受灾群众。8月1日,记者走进部分市区学校集中安置点,探访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管理服务,做好群众的“守护员”

“男士住在男寝,女士住女寝,每间宿舍住6个人。人数安排上尽量一半老人,一半年轻人,这样方面大家互相照顾,有特殊情况的,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安置。”在鹤壁技师学院安置点,正在忙着帮助群众搬东西的志愿教师向记者介绍,学院设置了医务点,24小时有医务工作人员值守。“每天早晚,医务人员负责为群众量两次体温。校园内,全天24小时也有安保人员等巡逻值守,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就到。”鹤壁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璩凤英说。

为妥善安置迁安群众,学院成立了防汛安置“党员突击队”,设置了综合调度、服务安置、医疗防护、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物资供应、便民服务等多个安置服务部门,全面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确保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安置点物资充足,秩序井然,群众情绪平稳。

在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安置点,承接服务的市桃源小学、鹿鸣小学、特教学校等市直学校的教师志愿者正在组织老人进行理发。该安置点共设置三个组织体系,一是组建综合工作组,由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等组成,主要负责大方向把握,统筹协调。二是由市直学校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工作组,负责具体的服务工作。三是由受灾乡亲所在的镇政府组成的地方工作组,负责受灾乡亲的具体联络组织工作。三个工作组织体系均在安置点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具体组织服务工作中,三个组织体系无缝对接,实现“三网”合一,建立工作群,统一指挥调度,相互配合默契。

“吃饭有人领着去,喝水有人送,不管需要啥,都有人帮忙解决,就连理发也有人组织免费给我们理。安置点管理非常到位,我们都十分知足,也非常感动。” 一位浚县小河镇老乡说。

保障基本生活,做好群众的“服务员”

民以食为天。安置点吃得怎样始终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走进安置点鹤壁科达学校食堂,看到灶台干净整洁,几位厨师分工明确,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准备做饭。

“吃得不赖,每天的饭菜不重样,荤素搭配,在家还没在这儿吃得好呢。”校园里几位在树荫下乘凉聊天的老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在这啥都不缺,我们需要啥,给志愿者一说,人家就去给我们准备了,很贴心!”

“这儿虽然不是家,但绝对足够温暖。本来想着来到之后,可能就是吃泡面、喝凉水。结果俺在安置点吃的第一顿饭就是两菜一汤,有荤有素,比在家吃得还好。”老乡们纷纷告诉记者,要感谢党和政府的照顾,在安置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让村民们吃得饱、吃得安是我们的服务准则。我们每天上午都会准备好第二天所需食品清单,并根据浚县人的饮食习惯做饭,为大家搞好餐饮服务。”鹤壁科达学校安置点负责人雒颜红说。

丰富日常活动,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淇滨小学民乐班的同学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在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市淇滨小学民乐团学生带来的民乐演奏会正在进行。

为了丰富灾区学生学习生活,市淇滨小学在这里开设了“爱心课堂”,除了为孩子们上素质教育课外,还为学生们发放淇滨小学同学捐赠的爱心图书和孩子们爱吃的小零食,并进行文艺节目排演、“手拉手”游戏等互动。

课间游戏时,记者看到,学生们一个个面带笑容、积极参与,眼前的情景似乎是学生们又回到了昔日的校园。

在淇滨中学集中安置点,一群身穿红色马甲,与学生们亲切交谈的志愿者们在人群中格外惹眼。他们是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志愿者,正在为受灾群众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张月(化名)是一名小学生,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她,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转移到了淇滨中学集中安置点。没有父母在身边,加上陌生的环境,这让她情绪有些低落,连日来一直郁郁寡欢。

“你写的字真棒!”“宝贝,要勇敢一些,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别人才知道你在想什么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冀海霞的一番深入交流开导后,张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随后,志愿者用手机拨通了张月母亲的视频电话,向她说明了张月的生活现状,请她放心,大家都会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

“真的是谢谢你们,我在外面回不去,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有你们在,这下我可以放心了!”视频那头,张月母亲哽咽到,言语中充满感激。、

“有啥需要帮助的,您随时说,我们都在。”冀海霞说,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都会过去,防汛救灾的全面胜利一定会到来!

统 筹:靳丽娜

责 编:冯丽敏

编 辑:孙玉倩(实习编辑)

来 源:鹤报融媒体记者 赵静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 <<掌尚鹤壁>>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