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市高温来袭,“热死人”这句话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但这不是夸张,热到重症中暑,真的可致人死亡!
何为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或)湿度较高的天气状况下,特别是不透风的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分、电解质流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轻症中暑:
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可以表现为这3种类型的混合型。严重可致昏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的原因
产热增加
在炎热的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措施不足等。
机体散热减少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穿紧身或透气不良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症、大面积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药物,以及脱水、休克、心力衰竭等循环功能不全,均可导致散热障碍。
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年老体弱、产褥期女性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热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等环境下更易发病。
如何预防中暑?
1.“三要”
要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
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喝2杯至4杯凉开水(500ml至1000ml)。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含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饮料含盐量以0.15%至0.2%为宜。
要饮食清淡、充足休息
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
保证充足的睡眠。
要在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在室内可通过空调、电扇降温。
当室内温度高于35摄氏度,应考虑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注意适时开窗通风。
2.“三不要”
不要饮用高糖、冰冻等饮料
含酒精或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不宜饮用。
尽量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一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
尽量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
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户外工作要注意排班调息。
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宽檐遮阳帽及太阳镜。
外出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仁丹、风油精等。
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如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有中暑症状,请这样做:
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补充水分,小口慢饮;
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休息后若不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对老、幼、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一些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特殊人群,应加强看护。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
鹤壁市疾控中心
2022年6月22日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 <<掌尚鹤壁>>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