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激扬科普之帆 助推科创远航
2022-06-25 浏览量:0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从“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飞行庆祝表演上的党旗,再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上宇航员的“一日三餐”,都有“鹤壁基因”,这正是我市创新智慧持续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真实写照。我们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以科普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为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激发创新之源、积淀人才力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想筑牢科技创新的大厦,必须打牢全民科学素养的地基。近年来,我市坚持“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的理念,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一手抓牢科技创新“主业”、一手抓实科学普及“基业”,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健全部门联动、校企联合、媒体联播的科普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凝聚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强大合力,使全民科普、万众创新的根基不断夯实。

推进全民科普,筑牢创新根基。在我们身边就有科普工作的生动体现:市科技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建成投用,海绵城市、淇河湿地等主题科普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河南省首批享受科普用品进口免税优惠政策科普基地名单……一系列全民科普提升的“组合拳”,让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生活、形成习惯、植根于头脑深处,让科学知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备的“营养品”。我们要持续深入开展各项科普工作,搭建科普平台,开展科普活动,丰富知识内容,让科学知识融于生活、用于实践。要在培养爱科学、有梦想的科技创新青少年群体上下功夫,要在继续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科普队伍建设工程上下功夫,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扬起科普之帆推动科技创新的航船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更多人才。我市聚焦主导产业,组建了产业科技服务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组建乡村振兴、青少年·科学梦等科技志愿服务团,实行“基层点单、服务团接单、群众评单”的科普精准服务;深入实施“兴鹤聚才”“挂职博士”计划,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引进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程相文、朱明甫等最美科技工作者,不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生态,激发科技工作者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热情。人才聚,活力增,我们要把重视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理念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激活优质潜力,营造创新环境。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我们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深耕科普沃土,促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启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激扬科普之帆,助推科创远航,向着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

统 筹:陈鸿

责 编:沈卫中

编 辑:郭军鹏

来 源:鹤壁日报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 <<掌尚鹤壁>>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