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原(鹤壁)文博会上,商丘主题馆将展出源自清道光年间的刘腾龙毛笔以及刘氏本草佩香、虞城木叶画、柘城‘泥人李’等非遗文化产品,希望给鹤壁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9月16日,商丘主题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腾龙毛笔
▲铜水壶
▲木制玩具
商丘主题馆的整体设计仿照中国古建筑文化——围合式院落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红、黄两色进行搭配,不仅提升了展馆整体的视觉冲击感,还完美展现了商丘所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其中,红色象征“火”,寓意商丘独有的火文化;门和墙象征“商丘梁园”,以展示商丘特色的汉梁文化;整体造型象征“殷商之源”,则体现了商丘独有的“三商”文化。
清道光年间,制笔名匠刘腾龙名满京津,享有“南湖北刘”之誉。清咸丰八年(1858年),刘腾龙携全家迁至归德府宁陵县城(今商丘市宁陵县),以制笔为业,立号“刘腾龙笔庄”。刘腾龙毛笔选料考究,具有“尖、齐、圆、健”之德,被评为“河南老字号”,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虞城刘氏本草佩香制作技艺是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制作中草药手串、象棋、挂饰、摆件。该佩香内的香草以黄河故道流域的艾草、羹香、薄荷等植物为主,理气解郁,芳香利眠。
柘城县“泥人李”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技艺,已传承100余年。“泥人李”的作品无论是造型、神态、着色,还是肢体语言等,都充分展示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虞城木叶画以古木横截面和各种树叶为载体,融绘画、书法、美工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经过烘干、炮制、绘图、上色等一系列工艺处理而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 <<掌尚鹤壁>>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