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走进示范区石佛寺村工厂化“鱼菜共生”循环养殖项目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鱼池和一排排碧绿青翠的蔬菜。该村党支部书记夏宝峰向池里撒了一把鱼食,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目前4个成鱼池内的2.5万余尾鲈鱼,预计9月份可对外销售,利润约25万元。”夏宝峰说,项目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投资220万元,包括4个养鱼池、38个孵化池、15个育苗池和约50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车间。
“项目满产后,年产值可达5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5万元。”言语间,夏宝峰充满信心和期待。
走出去 探寻产业致富路
然而,就在3年前,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石佛寺属于城郊村,耕地较少,产业结构单一。多年来没有支柱产业,没有集体收入,村里也没有举办过群众性活动。
如何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一直是村党支部苦思冥想的头等大事。
2021年,刚就任党支部书记的夏宝峰外出学习考察回来后,发现石佛寺村与外面先进村的差距很大。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大家干出个样来。
“以前我们村以养殖为主,闲置厂房比较多。”夏宝峰说,为了找到符合村情的特色产业,村党支部先后赴武汉、江苏、广州等地考察,偶然发现了“鱼菜共生”这种新型复合农业模式。
鱼菜如何共生?据介绍,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是把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农业技术进行结合,通过管道让水在鱼池和蔬菜池里不停循环,鱼粪成为蔬菜的天然肥料,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
当时,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致认为,这种模式值得一试。
引进来 开辟产业新道路
说干就干,回到村里,夏宝峰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经商议大家一致决定,村“两委”出资50万元,在建业绿色基地投资“鱼菜共生”项目,作为打开石佛寺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由于公司提供的鱼苗太小、养殖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前期投放的10万尾鲈鱼苗,损失严重,赔了十几万块钱。”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夏宝峰无奈又心酸。
但是大家没有气馁,吸取经验教训再出发:缺少资金买设备,去筹;缺乏养殖技术,去学;缺少销售渠道,去找。
“后来,城投集团与我们合作,投资了120万元,购买了3套循环系统设备,这才解决了资金难题。”夏宝峰说。
“这套设备可以数字化精准投喂、增氧、定时排污、病害监测等,实现养殖全过程智能控制。”夏宝峰一边介绍,一边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展示病害监测画面。
目前,石佛寺村党支部已经探索出了“党支部+平台+农户”的模式。即村党支部班子带动,专研技术;平台公司发挥优势,提供资金、销售、渠道等支持;群众积极参与,实现集体共富。
“在前期村“两委”投资50万元、城投集团投资120万元的基础上,村集体又投入30万元。”夏宝峰坦言,群众认为这个项目前景不错,目前已有100多名村民投资入股20万元,此外,还有500名村民有入股意向。
向未来 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今,项目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村“两委”班子又有更长远的事情要考虑。
“接下来,我们计划向本村和周边养殖户免费提供鱼苗、养殖技术、销售等服务,鱼苗养大之后,党支部负责回收销售,预计农户年收入增加5万元。”夏宝峰说。
夏宝峰表示,下一步,将扩大规模,打造综合性智慧农业示范工程——“鱼菜共生”示范园。在销售方面,将拓宽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同时,把水产养殖全过程上传至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追溯平台”,实现全生产环节“码上公开”,以打造放心品牌。此外,强化延链补链,计划注册商标“石佛寺放心鲈鱼”品牌,并开发鲈鱼罐头、鲈鱼干、鲈鱼预制菜等产品,努力拓宽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为村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渠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党支部。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石佛寺村的村集体家底也厚实了起来,已连续两年为全村1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了1000元的补助,为考上大学的15名学生每人发放了2000元,共计30余万元。
如今的石佛寺村,在“鱼菜共生”等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集体性活动越来越多了,邻里矛盾越来越少了……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 <<掌尚鹤壁>> 客户端